創新育成中心
運作機制:學習從「搖籃到搖籃的綠色經濟設計」,將職能教育到創業金融一貫化服務落實如下:訓練:整合國內、外資源,以建構智慧綠建築新技職的課程地圖來提升產業緊缺技職人力與技術。研發:建構設施與實驗環境,促進育成中心團隊與進駐廠商進行產、研合作開發。展示:提供展售場地與網站媒合平台,並定期舉辦DEMO DAY發表會,進行市場化輔導。認證: 研發成果技術認證層面,增加諮詢、管理、商務、法務、實驗等單一窗口服務,擴大營運。商務:與其他育成夥伴策略聯盟,共同辦理相關培育事宜,與民間天使創投結合,透過營運企劃規劃的改善加強資金鏈的媒合關係,引進多領域專長之業師,協助培育工作。產業聚落:結合政府補助資源,降低企業風險,跨國際領域合作資源,並透過加速器服務推廣。
施行策略:
一、智慧綠建築、節能技術、都市更新、住宅健診、智慧生活應用及低碳智慧城市 等為建構本建築創新育成中心之發展特色。並朝向為「綠能」、「智能」與「性能」資 源整合中心。 二、建立職能地圖平台與創業訓練課程,提升智慧綠建築技職人力素質、培養綠領人才 (Green Collar)、加強青年創意創新創業的培育、鼓勵婦女第二專長訓練。 三、辦理青年創新創業活動後,透過點子加速器或START-UP TAIWAN進行優質廠商培育 工作,與領頭羊企業聯合辦理論壇或創意競賽,並擴大育成加速器A、B、C聯盟合作。 四、輔導申請政府資源如經濟部SBIR、市場應用型發展補助計畫,內政部的智慧綠建築改 善補助計畫,提升智慧綠建築的規格與材料,促進傳統產業結合雲端服務再升級,落實 三業四化中的製造業服務化(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內容。 五、育成企業媒合天使創投,或運用「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計畫」的城市管理面的資訊服 務,透過推動「PPP公私合夥關係」或「PFI民間投資提案」使民間資金投入智慧綠色城市 的規劃或綠色園區產業發展。 六、落實協助進駐培育的廠商與中大型企業,在智慧綠建築開發案上技術合作、訂單 取得、國際參與、規劃輔導或投資併購等。 七、培育企業Demo Day、國際商貿會與展覽;Demo Day預計每年八月底實施培育企業的 新創產品與服務的發表會,仿照國際TED一樣給予進駐企業,在產業供應鏈使用者 或投資者面前發表;國際商貿會與展覽的部分邀請國外買主來台洽商或育成商家組 團參展媒合。 八、引進國際育成、國際標準、國際技術、國際資金與國際人才來豐富下一世代台灣建構 智慧綠色城市所需的養分,並結合智慧生活產品、推動國際綠色採購,擬國際智能居 家控制標準KNX在台分會成立、建立SIC日本相模原產業創造中心在台技術及貿易、 Gensler國際第一大建築師事務所在台設立辦公室等;並推動國際人才培育認證與產品出口認證。
育成中心組織架構:政策結合平台:輔導服務範疇:
(1)定期舉辦展示會或協助參展 (2)協助進駐廠商辦理產品或技術發表 (3)協助製作公司及產品宣傳簡介 (4)協助參加國內外展覽 (5)不定期舉辦廠商交流會 (6)籌組專業知識交流會,交流新知 (7)政府、公會關係鏈結 (8)促成產業策略聯盟 (9)協助進行異業交流 (10)籌組國外參訪團研習團
(1) 產品推廣於教育研討會議場域 (2) 國外專門技術的教育訓練與認證培育 (3) 輔導產品認證於海外技術規範與協定 (4) 國內外技術引薦、鑑價及移轉服務 (5) 國內政府補助資源或民間資本取得協助 (6) 城市智慧服務型的新創產業轉型(如U-BIKE) (7) 組織管理與財務計畫發展協助 (8) 創投金融財務媒合 (9) 協助培養執行專案之進階產業分析、實驗設計、技術規劃或改善和專案管理 (10) 跨策略聯盟機構提供之協助服務 (11) BOT 或PFI專案開發規劃與執行協助 (12) 協助新創產品曝光於群眾募資平台(它網示意圖如下)
![]()
![]() |